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银行贷款被拒 隐藏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5-11-09 10:16

当有资金需求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向银行贷款了。但是银行贷款都是有诸多条件的,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会被银行拒贷。你是否有过申请贷款被银行拒绝的经历?而银行是拿什么理由搪塞你的呢?想知道被拒贷的真实原因嘛?小编来给你扒一扒。

1、地域歧视

中国幅员辽阔,人后众多,地域歧视也渗透到民族骨髓中,可你可能想不到,做生意的银行也会戴上“有色眼镜”哦。

近日,澎湃报道称,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似乎已成上海一些银行“潜规则”。更有甚者,即便已落户上海,但因身份证号码头三位数仍是福建代码350,就被上海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拒绝房贷申请。

2、职业歧视

申请人的职业也是银行考虑批不批贷,贷多少额度的主要依据。

毕竟银行要确保这笔钱借出去了还能收回来。

调查显示,同样是月薪5000元,公务员、普通白领和农民工,公务员的申请贷款成功率高,银行对于农民工则是几乎大门紧闭,不是不予办理,就是没有贷款成功的可能性。银行考虑的是职业的稳定性和收入的可持续性,并非单一看中收入的高低。

3、年龄歧视

经济学家Pope和Sydnor在2011年的研究发现了对于年龄歧视的问题,与35-60岁的群体相比,35岁以下的借款人具有更高的借款成功率,60岁以上的借款成功率更低。

在我国,通常银行或贷款机构无抵押贷款面向的人群年龄都在22-55周岁之间,目前能受理年满18岁借款人的贷款申请的贷款机构很少,大多数机构都要求借款人必须年满22岁,因为年龄太小大多数的信用为空白,也无从考查其是否具有还款意愿。

4、健康歧视

相比身体不健全的人士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吃了不少闭门羹。有新闻报道,在按摩店上班的盲人张某想向银行贷款买房,在店里工作、同样收入的李某却轻松贷到款,为此张某很懊恼。银行给出的理由是:“残疾人毕竟风险要大些,所以在这方面放贷肯定会更谨慎。”

小编认为,商业银行拒绝公民的贷款申请或设置附加条款,公民个人也很难追究银行的责任,这种贷款申请的身份歧视既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更不是行政法律关系,但这种拒绝的确制造出一种不公平。虽然银行贷款要坚持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但是身份歧视却有悖于平等、公平的法治理念,所以审慎要有底线。

标签:银行贷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